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是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8月创建的山西省卫生厅卫生人员训练班,1957年改建为山西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1961年加挂山西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前身)二部牌子,1981年改建为山西医药卫生职工专科学校,1986年更名为山西职工医学院,2018年改制为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学院拥有双东校区、文津校区和康养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共计497.28亩,校舍建筑面积达36.04万平方米,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5050.46万元,纸质图书46万余册,电子图书521万册。现有专任教师470人,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位27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66人,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模范教师2人。
学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设有医学基础部、医学系、卫生管理系、口腔系、人文社科系、护理学院、药学院、培训部、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康养学院等11个教学业务机构。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等22个高职专业(含方向)。其中,护理和药学专业是山西省高职“百强骨干”专业和高水平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医学检验技术、药学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十四五”第一批建设项目;护理专业是山西省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十四五”第二批建设项目;药学、助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学院有4所附属医院,分别是山西省人民医院、太原市人民医院、榆次区中医院和榆次区人民医院,还与省内外一百余家“三甲”医院和医疗卫生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近年来,学院始终保持着招生与就业两旺的发展态势,核心专业录取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助产专业学生护资考试通过率连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建校7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党的教育和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主动适应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需求,秉承“厚德、博学、慎独、远志”的校训精神,践行“面向行业、服务山西、内涵发展、开放办学”的办学思路,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医药卫生为特色,医、药、护、管等多专业协调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15余万名医药卫生人才,为推动我省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省三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均为我院优秀校友,分别是全国首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人民的好医生”赵雪芳,全国中医界首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王学诗,以及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最美医生”“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贺星龙。
学院现为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执业资格考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职业院校卫生健康协作体领导小组单位、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卫生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联盟理事单位、全国口腔医学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中医药鲁班工坊合作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山西省职业教育食品医药卫生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山西医药卫生健康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理事长单位、山西省家政(母婴健康)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单位、山西省药品食品医疗器械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还是山西省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基地、“山西护工”精准扶贫定点培训基地、山西省住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管理中心、山西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中心、全省唯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分析检测中心授权挂牌单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慎独、远志”的校训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卫生健康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职教大会等会议精神,始终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提升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机制改革为重点,以推动产教融合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方向,加快特色内涵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健康山西建设,为建设全国知名高水平医学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