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闫玉珮,2014年7月毕业于山西职工医学院护理专业,现任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支援湖北省潜江市。
这是我们山西医疗组来潜江的第五天。之前紧张忙碌的筹备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今天是真正进入一线病房的第一天;是真正接触到病人对他们进行治疗的第一天;是真正和潜江同仁共同奋斗的第一天。我们第二班的工作人员从十一点开始,就准备防护用品,细细检查其是否合格严密。随后一层一层的穿,一层一层的戴,每一重防护都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病人和其他共同战斗的同事的负责。容不得一丝马虎。每一个防护步骤需谨慎仔细。在两两相互检查合格后,我们于十一点五十分进入了病房接班。
队员们在进入病房前相互鼓励、加油,互相传递着信心和祝福。进入病房后简单熟悉了环境,马上投入到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之前早已做好思想准备的我们,没想到还是遇到了困难,平时的常规操作在这里难度都大大增加了。不论是从专业角度还是从体能、心理角度对我们都是极大的考验。连帽一体的防护衣是密不透风的,穿戴好后就会出现憋气,而不停的操作使得呼吸困难、憋闷更为严重。而引起的行动不便反而已经是其中较为容易克服的困难了。戴着三层手套对患者进行配药,静脉穿刺,速度比平日里要慢很多。而患者对我们十分理解,并没有对我们的工作产生质疑,让我们十分欣慰。
我今天的职责是治疗班。不断认真执行三查十对,严格执行着无菌操作,并随时对治疗室环境清洁以及消毒,并在操作间隙认真检查物品的有效期等。我们这个班紧张有序的工作在四点半结束。在脱下防护服的一刹那,感觉如释重负。面部、鼻子、耳朵都被口罩压出了深深的压痕,有些部位甚至出现了红肿,感觉都快出压疮了。浑身的衣服已被汗水全部打湿。之后按照要求开始做个人卫生。在打开水龙头,那40°的温水触碰到皮肤的一刻,钻心的疼痛让眼泪不自主的流了下来。并不是我不够坚强,而人类的本能反应是难以控制的。多次消毒液的清洗使我的双手已经从干燥变得发红,皮肤随时都有破溃的可能,极大地增加了被感染的风险。工作的困难是我来之前没有想象到的。
之前奋斗在一线的医护同仁已经奋战了那么多天,他们真的辛苦了!我发自内心地敬佩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再接再厉,尽快适应环境投入工作,尽快帮助潜江人民摆脱困境,与潜江医护同仁并肩战斗,战胜病毒!请多保重,顺祝家人们安康!
媒体报道:派我去,我能行
——倾听“90后”支援湖北医疗队员的声音
“90后”的闫玉佩是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一名护师,也是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在来到湖北潜江市妇幼保健院的十余天,她常常用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
闫玉佩在2月3日写道:“今天是进入隔离病房的第四天。在进入病房给一位病人输液时,病人亲切地问道:你是不是山西来的小姑娘?我说:是啊,是和您一起抗击病毒的,不要怕,很快会康复的。在出病房前他又说道:你尽量少进病房,距离我远一些,保护好自己。”
朴实的话语不禁让闫玉佩泪目。她说,有时候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是那么的无助,似乎对疾病无能为力。“但因为全国医护人员共同的战斗,因为医学界同仁对抗击病毒的努力,社会各界无私的鼎力相助和全国人民的支持,让我感觉到自己是那么的强大。”
(摘自新华网 新华社太原2月8日电 题:派我去,我能行——倾听“90后”支援湖北医疗队员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王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