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田媛媛,2011年7月毕业于山西职工医学院护理专业,现任山西省儿童医院护师,在抗击疫情中支援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太原市中心医院分院。
己亥之末、庚子之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而来,打破了春节的喜悦祥和。生命重于泰山,面对疫情肆虐的严峻局势,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要求,不怕风险、不分昼夜,不计回报、不论生死,甘做阻击疫情的身体力行者,勇当战“疫”线上的逆行者,持续奋战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线。
山西省儿童医院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向全院护理人员发出了“动员令”。正值正月初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我作为省儿童医院儿科护理的一员,又是一名中共党员,我深深的意识到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我知道疫情就是命令,抗疫就是我的责任,我愿意加入到这场战役中,我积极向护士长请战。
正月初八,我作为我院第一批抗疫救援队的一员,出发来到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详细而又严格的穿脱防护衣培训之后,我就马上投入了到这场战斗中,心中的忐忑不安一涌而出,但我知道只能全力以赴,决不能退缩。
每天穿防护服的时候,李颖护士长都会耐心指导监督我们,保证没有一丝的缝隙,不停的强调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穿好后相互检查,看护目镜是否戴得严实,防护口罩气密性是否正常,防护服领口处胶带是否粘紧了。检查身上的每一个部位是否都处于保护状态,否则病房中无孔不入的病毒随时可能侵入我们的身体。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让家人放心,才能更好地为疫区的患者服务。我们每个护理人员像一个个战斗机器一样,是护士,也是清洁工,更像是保姆。面颊被口罩勒出深深印痕,贴身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我们不能停下来,因为病人需要我们。我们不敢喝水,因为害怕上厕所浪费一套防护服。
还记得刚穿上防护服进入病房的时候只能用嘴巴呼吸,不断的适应穿着防护服护理每一位患儿;还记得长长的走廊里,穿着臃肿笨拙的防护服,在关的严严实实的房门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孤独的身影;还记得午后隔离病房25度的高温,穿着厚厚防护服汗流浃背,模糊的护目镜下,我们依然干劲十足;还记得带着双层手套给患儿扎针时,笨拙的手连胶布也撕不下来,倍感焦急的内心;还记得第一次给患儿采集咽拭子时,担心分泌物的喷溅,紧张而又略显慌乱的动作;还记得耐心的给没有父母陪伴的患儿做心理疏导,看到宝贝们脸上从紧张到无助到慢慢的脸上露出笑容的情形时,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还记得第一例确诊患儿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解除隔离可以出院时,我听到了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人员心中战胜疫情的信心。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中,护士是离患者最近的一群人,也是接触时间最长的一群人,打针、输液、上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等,都是护士前往处理。这些看起来很普通的工作,现在是如此重要。我猛然发现,做这些平凡的小事,有着非凡的意义,默默地做好它,也慢慢地帮我重新梳理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推动我一步步离我的目标更近一步。说实话,谁不害怕病毒的侵入,在这个环境中谁没有压力,但面对困难,面对焦虑,我们依然会挺身而上,毫不迟疑!
今天是在隔离病房工作的第15天,感觉时间是那么的短,多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又感觉时间是那么漫长,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这短短的半个月我们抗疫救援队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在各位兄弟姐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完成党和院领导交给的任务,平安归来。
每个人的职业自豪感总会在某个特殊的时期体现的淋漓尽致。通过这次抗疫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感,我身边的每个医护人员竟然都可以做到心甘情愿的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时刻都有可能被感染的危险,不退缩,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放弃家庭,放弃自我,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我想这就是我们中国医护人员的信仰!
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战“疫”还在继续,曙光就在眼前。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